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吃完大餐马上胖了几公斤,所以要忌口?

撰文者 / 谭诚明(台大药学博士)

吓!刚刚吃完大餐回来,摸着凸起的小腹、带着罪恶感站上体重计,结果竟然胖了2公斤,这也未免太快了吧?

就算再怎麽易消化、易吸收、易胖的体质,也不致於这麽快就能够将热量转换成肥肉吧?

生理代谢时,食物转变成体脂肪所耗的时间虽然不同,但总得花上好几个钟头。一般而言,碳水化合物大约要花费12小时,而脂质、蛋白质则会用上1至2天。

所以,食物下肚後不可能立刻就转换成体脂肪,这就表示虽然体重突然增加了,但还来得及补救。

这一连串的生理反应,都要从「代谢率」讲起。

大吃大喝当然不被鼓励,但偶尔大吃之後,也千万不要完全禁食;人体不是呆板的机器,下一餐禁食只会逐渐降低代谢率,而不可能带着旺盛的代谢率去消耗掉上一餐所留下的多余热量。

禁食、暴饿、血糖大幅波动,就会让人更难回到正常的饮食生活,并对身体造成伤害。大吃是伤害,不吃同样是伤害,大吃後不吃就是双重伤害!

任何饮食方法都应该帮助身体回到「正常」,而不是用某种不正常去扭转另一个不正常。

或许这种经验并不会太陌生:前一餐吃太多,隔餐可能就不太饿,那麽就少吃一点,或是等到饿了再吃,但千万不要刻意跳过一餐或一天不吃。

一碗优格搭配水果、小份的全麦吐司夹蔬菜、高纤蔬果、无调味坚果等,都是大餐之後的过渡之选,可以帮助生理状态慢慢回归正常。

既然已经吃了喝了,暂时就别量体重吧!大吃之後所增加的体重通常都是因为过多盐分而导致的水肿,并非真的脂肪堆积,量体重只是徒增罪恶感,甚至引发後续的冲动行为。

冷静下来,在体脂肪成形之前摄取燃烧脂肪的必要营养,搭配合适的运动,就能有效代谢掉多余的醣类和油脂。

偶一为之的大餐或许不能完全被摒弃在社交生活以外,但透过下列的饮食搭配,美食与身材并不冲突:

1.巧吃香蕉。烧烤、拉面、火锅等餐点的口味普遍较咸,除了影响血压,还容易引发水肿。运动员常补充的香蕉就因为含有丰富的钾,有助於排除过多的盐分与其他含钠的调味料,因此能够降低身材浮肿的机率。

2.连医生都怕的苹果。苹果、奇异果的果肉与果皮都属於抗肥救星,因为这些水果果肉里都含有大量的果胶与促进代谢的植物型蛋白质,有助於热量转换成能量,并帮助提升代谢率。果皮附近的果胶则是深受肠道好菌所爱,当这些水果帮助增加了好菌的数量,也就让肠道更容易消化代谢、排除废物。

3.深色的无糖饮料,包含了黑咖啡、乌龙茶、普洱茶等,都能吸收多余油脂,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热量;如果搭配运动的话,更可以让顽固的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,强化燃脂与代谢能力。

4.补充维生素B群,除了增强肝脏分解代谢的能力,也能够让细胞的燃烧效应更加提升。当热量摄取增加时,就应该连带多补充维生素B群,这些多余的热量就比较不容易转变成肥油囤积起来。

大餐实在让人又爱又怕,但是在害怕之余,唯有尽早透过饮食与运动来调节身体状况,让代谢功能回到正轨,才能够将大吃的伤害降到最低。

  • 136
  •  
0 0 投票数
Article Rating
订阅评论
提醒
guest
0 Comments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0
希望看到您的想法,请您发表评论x